野茼蒿加拿大蓬 加拿大蓬

加拿大蓬與 野茼蒿 上面照片左邊後方為 加拿大蓬,右邊為 野茼蒿(C. sumatrensis),兩者常混生;但一般低海拔地區通常以 野茼蒿數量較多。如何分辨出 野茼蒿 與 加拿大蓬呢?除了上述 1.莖上被毛直立,2.植株較纖細 ,3.頭花花序散開呈倒三角形 。

加拿大蓬

加拿大蓬 科別: 菊科,飛蓬屬。 別稱: 馬草。 莖: 一年生的草本,莖細長,高50~200公分,上部多分枝。 葉: 葉比野茼蒿更細狹。 花: 花序呈頂生的圓錐花叢,其間有小的葉子混生。 果實: 瘦果扁平,冠毛先是白色,後轉成稻桿色或銹白色。
加拿大蓬與 野茼蒿 上面照片左邊後方為 加拿大蓬,右邊為 野茼蒿(C. sumatrensis),兩者常混生;但一般低海拔地區通常以 野茼蒿數量較多。如何分辨出 野茼蒿 與 加拿大蓬呢?除了上述 1.莖上被毛直立,2.植株較纖細 ,3.頭花花序散開呈倒三角形 。
加拿大蓬 鑑訂者 採集號 Ching-I Peng 彭鏡毅 12770 採集日期 1989/8/20 隨同人員 Ching-Tsung, Mincho Peng Conyza sumatrensis (Retz.) Walker 野茼蒿 鑑訂者 Ching-I Peng 彭鏡毅 1999/4/12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加拿大蓬
野茼蒿的外形跟加拿大蓬極為近似,要想從外觀判斷種別相當困難。辯證只能從頭花特徵著手。加拿大蓬之頭花:邊花 (舌狀花) 白色,花冠明顯,長度幾乎與花柱等長;野茼蒿之頭花:邊花花冠淡黃色,與外圍的苞片等長。 肉眼觀之,幾乎看不到花冠。

樹谷園區生物資料庫: 加拿大蓬

加拿大蓬 【科名】 菊科 Asteraceae 【學名】 Erigeron canadensis L. 【分布】 全島低海拔地區常見。 【別稱】 小白酒草,小飛蓬 ,小蓬草,破布艾,魚膽草,竹葉艾,臭艾,小山艾,馬草,鐵道草蓬,姬昔蓬,小燕草,蛇舌草,竹葉艾,苦蒿,祁州一枝蒿,野
資料來源: http://kplant.biodiv.tw/ 作者:莊溪老師
加拿大蓬(小蓬草;小白酒草;小飛蓬;姬昔蓬;小燕草;鐵道車蓬;蛇舌草;竹葉艾;魚膽草;苦蒿;祁州一隻蒿;破布艾;小山艾;臭艾;野茼蒿) 名錄提供: 趙榮臺 Sz-Yi Tsai 2020-09-09修訂 , 李瀚2014-02-14增中文名
加拿大蓬
蓮花座」的樣子,也就是說在很短的莖上密集生長著螺旋狀排列的葉子,其中 加拿大蓬 的「蓮坐狀」比較不顯著。 個體再逐漸生長,抽高形成圓筒狀,一直長高到要

TaiBNET

加拿大蓬.. 維管束植物門 Magnoliopsida 木蘭綱 Asterales 菊目 Asteraceae 菊科 Conyza canadensis pusilla 光莖飛蓬 維管束植物門 Magnoliopsida 木蘭綱 Asterales 菊目 Asteraceae 菊科 Conyza japonica 日本假蓬 維管束植物門 Magnoliopsida 木蘭綱 Asterales
(3).茼蒿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菜一·茼蒿》。詞語分解 蓬的解釋 蓬 é 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中心黃色,葉似柳葉,子實有毛(亦稱“飛蓬”):蓬門。蓬心(“蓬”的心狹窄而彎曲,喻茅塞不通的頭腦。謙辭,用以表示自己見識淺陋,蠢笨)。
Erigeron canadensis L. 加拿大蓬 鑑訂者 採集號 Ching-I Peng 彭鏡毅 6045 採集日期 1983/10/21 隨同人員 國家 臺灣 Conyza sumatrensis (Retz.) Walker 野茼蒿 鑑訂者 Ching-I Peng 彭鏡毅 1988/5/26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加拿大蓬
[Lytro] 美洲假蓬 延伸閱讀: 外來植物大車拼(三)野茼蒿,加拿大蓬 與美洲假蓬 張貼者: WeDo 於 下午6:30 以電子郵件傳送這篇文章 BlogThis!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到 Pinterest

鑽木取火技術大揭密 @ 鑽木取火部落 :: 痞客邦

我主要是以加拿大蓬,野茼蒿鑽棍配白匏子鑽板。 下面照片白匏子是我最愛用的一種材料,可作鑽棍或鑽板都軟硬適中,山黃麻比較軟,很容昜就摩到底須重新開孔了。
野茼蒿的吃法 野茼蒿嫩莖葉可食,每100克含胡蘿卜素3.6毫克,維生素B2約0.27毫克,維生素C約56毫克,灰分1.5克,磷106毫克。 一般夏季采集,鮮用為佳,清水洗干凈,然后放入開水中略微焯一下,撈出后 …
野茼蒿的外形跟加拿大蓬極為近似,要想從外觀判斷種別相當困難。辯證只能從頭花特徵著手。加拿大蓬之頭花:邊花 (舌狀花) 白色,花冠明顯,長度幾乎與花柱等長;野茼蒿之頭花:邊花花冠淡黃色,與外圍的苞片等長。 肉眼觀之,幾乎看不到花冠。
加拿大蓬
野茼蒿的吃法 野茼蒿嫩莖葉可食,每100克含胡蘿卜素3.6毫克,維生素B2約0.27毫克,維生素C約56毫克,灰分1.5克,磷106毫克。 一般夏季采集,鮮用為佳,清水洗干凈,然后放入開水中略微焯一下,撈出后 …

野茼蒿 @ dawnchorus :: 痞客邦

菊科,假蓬屬真是教人疑惑的植物,它們的長相都很類似,好難分辨。 研究了好一陣子,最近總算對這種科屬裡的野茼蒿比較有把握了。 野茼蒿的頭花,似乎一開始是白色的,外圍幾層是不那麼明顯的舌狀 …
4450-黃波斯菊(標室沒收錄)Cosmos sulphureus Cav. ASTERACEAE菊科 2190-野茼蒿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 ASTERACEAE菊科 1437-黃瓜假還陽參_黃瓜菜Crepidiastrum denticulatum ASTERACEAE菊科 4864-臺灣假還陽參(標室沒收錄-境外攝)Crepidiastrum
Conyza aegyptiaca 埃及假蓬 Conyza bonariensis 美洲假蓬 Conyza canadensis 加拿大蓬 Conyza canadensis var. pusilla 光莖飛蓬 Conyza japonica 日本假蓬 Conyza leucantha 粘毛假蓬 Conyza sumatrensis 野茼蒿
加拿大蓬 @ dawnchorus :: 痞客邦
茼蒿菜雖然營養價值很高,但在吃的時候也需要注意一下,茼蒿菜不能和什么一起吃呢? 蒿又稱同蒿,蓬蒿,蒿菜,菊花菜,塘蒿,蒿子桿,蒿子,蓬花菜 ,桐花菜(在福建等地也叫鵝菜,義菜),為菊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葉互生,長形羽狀分裂,花黃色或白色,與野菊花很像。瘦果棱

美洲假蓬 @ 想入非非 :: 痞客邦

美洲假蓬原產於南美洲,臺灣海濱及低地可見;美洲假蓬外觀與同屬的加拿大蓬及野茼蒿相似,但 美洲假蓬開花時,圓錐花序基部的側枝發達,可長於花序本身。
茼蒿(Chrysanthemum coronarium L.)又稱同蒿,蓬蒿,蒿菜,菊花菜,塘蒿,蒿子桿,蒿子,蓬花菜,桐花菜(在福建等地也叫鵝菜,義菜),為桔梗目,菊科,茼蒿屬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葉互生,長形羽狀分裂,花黃色或白色,與野菊花很像。 瘦果棱,高二三尺,莖葉嫩時可食,亦可入藥。
中國境內蓬類植物種類非常多,加上從美洲引進或入侵的加拿大蓬,野茼蒿等,都是擴張性極強的植物,常在荒地廣泛蔓延。因此,就如《說文解字》所說:“蓬,蒿也。”在古代文人眼中,蓬應該泛指多種植物。
美洲假蓬 @ 想入非非 :: 痞客邦